2025-07-06
分享到
头部集成商们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谁能在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上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这场研发投入的大比拼,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影响着每一个行业从业者的饭碗。
2024年,他们在研发上花了7.7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在同行里遥遥领先。
诺力股份也不甘示弱,投入了2.1亿元,今天国际、兰剑智能、科捷智能等公司也都把上亿元砸进了技术创新。
杭叉集团靠着这些投入,不仅把新能源叉车做得有声有色,还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合同额推上了10亿元大关,海外市场也越做越大。
诺力股份、兰剑智能等公司则在机器人、AI调度、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上不断突破,力争在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领域抢占先机。
一部分用来搞核心技术,比如自主研发AGV导航系统,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一部分用来拓展海外市场,像杭叉集团已经在十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络,海外营收高达68亿元。
还有的公司把钱投在新兴领域,比如新能源、光伏、跨境电商带动的智能仓储需求。
像昆船智能,虽然智能物流系统业务占比超过六成,但因为重大项目成本超支和研发投入增加,净利润大幅下滑。
今天国际、科捷智能等公司也面临现金流紧张、回款周期拉长的难题。可即便如此,头部企业依然咬牙坚持高投入,因为大家都明白,技术升级是唯一的出路。
北自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56%,兰剑智能更是高达10.56%,这些钱换来的是更强的技术壁垒和更高的市场话语权。
兰剑智能靠着机器人和数字孪生技术,新能源和光伏领域的订单占比提升到35%,海外市场收入增长了40%。杭叉集团的海外毛利率达到30.7%,远高于国内的18.7%。
当然,行业也有风险,比如快递行业价格战激烈,客户集中度高,国际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都可能影响企业利润。
2024年的研发投入大PK,不只是数字上的比拼,更是中国物流系统集成商能否在全球市场突围的关键。
未来属于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投入的企业,也属于每一个愿意学习新技能、紧跟行业变化的普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杨幂登台意外踩裙摆摔倒!2秒内淡定起身调整状态,微笑衔接演讲,被赞教科书级救场
机上74人全部遇难,俄方通报载有乌战俘的俄运输机坠毁事件:乌军指挥官下令击毁,对其启动国际通缉
“大而美”法案引连锁反应:本田止步电动SUV 特斯拉或推出“平价版”Model Y
犯罪组织偏爱GrapheneOS系统,西班牙警方重点排查谷歌Pixel手机
绵中18人!成都七中17人!卓同3人!四川这些考生,被清华北大强基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