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分享到
7月29日,800多家企业派员参加2025首届大湾区汽车产业出口发展大会。大会结束后,仍有许多人在会场内外交谈,久久不愿离去。
在中国汽车加速跑的风云变幻中,嗅觉灵敏的“千年商都”广州没有错过风口,出台了诸多政策扶持汽车出口。2025年上半年,广州南沙口岸实现外贸出口汽车同比增长超50%。快速成长的南沙汽车出口生态,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企业,前来寻找机会。
大会当天,汽车制造厂家、出口贸易企业、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物流企业、海外仓投资商、银行保险和融资租赁机构……汽车出口产业链上不同生态位的近300家企业,成立“大湾区汽车产业出口联盟”,抱团出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6月,全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我国汽车出口量自2021年突破200万辆大关后,连年都是高速增长。出口金额也在2021年反超进口金额,并且差距逐渐拉大。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伴随着汽车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上海、广州、重庆、长春、武汉等传统燃油车制造重镇的产业经济运行,也经历着同频起伏。以广州为例,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作为广州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继续承压,增加值同比下降5.7%。
“千年商都”广州,集汽车制造和外贸两张名片于一身,汽车出海无疑是要聚力开辟的“第二增长曲线日的大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毕纪德透露,2024年广州市出台促进汽车出口若干措施,跨部门协作为企业打通“出海”堵点,并统筹了1.5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汽车出海的品牌宣传、海外仓建设等关键环节。
历史机遇不容错过。坐拥门户港口以及广汽丰田、小马智行等汽车产业链企业的广州南沙,依托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也推出了“一站式”汽车服务网络、全链条扶持保障政策等组合举措。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沙港区滚装汽车吞吐量完成近55万辆,增长18.4%,稳居全国第二;其中外贸滚装汽车吞吐量近20万辆,大幅增长52.3%。
南沙汽车口岸的影响力,并不止步于广东。参加29日大会的嘉宾,不乏来自上海、北京、山东、重庆、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等地的企业代表。还有加纳、老挝、尼日利亚、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家驻广州领事馆官员,以及港澳地区商协会代表参会。
“大湾区汽车产业出口联盟”的副会长单位之一的凌扬汽车,大本营就是在湖北石首。今年4月,凌扬汽车在南沙成立了广东分公司。凌扬汽车总经理付学斌透露,他们计划借助南沙汽车出口的便利环境,在南沙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以期形成专用汽车改装到出口的闭环。
便利体现在基础设施、通关环境及政策扶持等方方面面。目前,由南沙汽车码头、海嘉汽车码头、近洋汽车码头组成的南沙汽车口岸是全国规模最大滚装码头集群,拥有8个滚装汽车专用泊位,年通过能力超300万辆,配套约161万平方米商品车堆场及23万平方米汽车立体库,可停靠国际最大型汽车滚装船;设立了4家汽车出口服务基地,提供“新车上牌+转移待出口+车辆注销”等“一站式”服务,创新“穗港汽车出口快线”等规则衔接机制,车辆在港等待上牌时间从14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广州海关通过优化“出口监管仓+海运直通”模式、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等措施,提升通关效率约50%。此外,南沙还通过航运物流奖励、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对企业精准扶持。
南方财经记者获悉,目前已有近300家企业加入了大湾区汽车产业出口联盟,覆盖出口产品(包括新车、二手车、汽车零配件等)、分销渠道及贸易商、供应链服务、售后服务及汽车后市场、海外网点资源五大板块。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秘书长王晓丹表示,联盟将突破常规思维,积极探索抱团出海的新模式,有效链接资源网络,为大湾区汽车出口带来更多的新机遇。
“抱团”和“合作”,也是大会高频词。比如,焕芯动力董事长胡古月在大会圆桌讨论时呼吁“合作共赢,避免重复投资”;南沙汽车码头总经理鹿涛也表示,南沙汽车口岸一体化运作,通过多方合作提供物流、仓储、贸易、金融等服务,面向广大客商资源共享。
叠加生产制造、港口物流、政策高地等优势,南沙的汽车外贸生态,其势已成。这也就不难理解,全国各地的汽车产业链企业参加29日大会为何热情高涨。站在汽车出口的历史机遇期,多位参会企业代表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进入国际竞争场,“我们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