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分享到
大河网讯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致力于打造河南对外开放高地的郑州航空港区积极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扩机场、建高铁、强公路,不断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近日,郑州航空港区两口岸(郑州航空口岸、郑州铁路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郑州航空港区作为我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政策+底子”,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做好枢纽经济“变现”大文章,郑州航空港区有“硬实力”。
郑州航空港区两个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不临海、不沿边,成为“国字头”智慧口岸建设试点,郑州航空港区靠的是什么?
目前,郑州机场一类航空口岸体系日益完备,构建起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1+1+7”口岸体系,探索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货物出口“提前申报”、电子口岸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实施“保税+空港”模式、“9610”跨境电商模式等,获批全国唯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和航空电子货运试点。
得益于郑州航空货运的不断“智慧化”,2023年,郑州全市进出口总额约5400亿元,居中部城市第一,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0.8万吨,跻身全球40强。
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副局长郭万伟表示,将以智慧口岸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口岸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全力推动郑州航空港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30日启用的郑州国际陆港,在建设之初,就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港域内各场站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常规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都是在铁路线旁边单设独立海关监管场所,集装箱货物需要先进入监管场所,查验放行后再拖运到铁路沿线。”郑州国际陆港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直接将铁路线规划到海关监管区域内,实现关铁融合,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通关时间。
作为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自2013年获批设立以来,始终聚焦建设“五大中心”,其中之一就是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通过构建‘通道+枢纽+网络’ 现代物流运行体系,郑州航空港区积极推行多元化运输方式与特色物流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网络,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其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增长,更是为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河南省社科院改革开放与国际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齐爽这样分析。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实体经济的“筋络”。郑州机场已开通客运航线条,货邮吞吐量连续突破60万吨、70万吨,国际货邮量最高占比达83.6%,跻身全球40强。高铁郑州航空港站成为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网的关键节点,已建成全国唯一客站配套高铁物流中心,在全国第二家开行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具备空铁联运、网络化规模化开行高铁物流的独特优势,郑渝高铁快运实现常态化运营。
道路通,百业兴。放眼空港大地,一条条道路犹如飘逸的银丝带,将项目、产业串珠成线、连线成网,为“中原特区”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为了强化路网与产业的协同,提升航空港区辐射带动作用,郑州航空港区布局了“四横五纵货运主通道”和“六横六纵货运辅通道”。四横,即郑民高速、商登高速、安罗高速西延、商许洛高速;五纵,即郑尧高速、郑南高速、京港澳高速、安罗高速、开尉高速(兰南高速);六横,即G310、燕都大道、金陵大道、南海大道、S318、S319;六纵,即S103、四港联动物流大道、青州大道、新S224、G230、S219。
为增强与郑州主城区的联系,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快速流动,郑州航空港区规划建设了十余条直连通道;往新郑方向,布局了19条直连通道;往尉氏方向,搭建了7条直连通道;往长葛方向,规划建设了9条直连通道。
在郑州国际陆港的规划中,北部预留有水港协作区,而郑州港正布局于其附近。在《河南省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方案》中也提到,将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国际化的内河航运中心——郑州港,并配套一类口岸与综保区功能。
如今,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心,1小时城际铁路都市圈、300公里高速公路覆盖圈、800公里高铁圈、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网与中欧班列国际快捷通道正在加快构建。
郑州航空港区作为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已成为重要的航空物流枢纽和对外开放高地,拥有独特优势。
获批十余年来,郑州航空港区已发展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结合点,成功打造了“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内陆开放品牌,为内陆地区依托航空扩大开放作出了有益探索。
在政策环境方面,郑州航空港区相继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战略规划,得到一系列国家和省级层面政策支持,有着“中原特区”的独特优势。
在交通区位方面,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规划)“四港一体、联动发展”。
在发展空间方面,代管面积74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超过2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可满足各类超大型项目迅速落地。
在产业基础方面,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航空航天卫星等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势头正劲、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在开放体系方面,拥有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开放体系,建成“1+1+7”口岸体系。
在营商环境方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清单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商事登记“1+X”改革等系列措施,实现企业开办即来即办;设立“一件事”综合窗口,实现了“一个窗口、一次提交、一次办成”,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航空港区将充分发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港联动优势,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王瑞 梁雅琪)
义马市公安局2024年至2027年新办企业公章刻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